“進店率”和“轉化率”孰輕孰重?
2016-08-19 08:42:40

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日益完善的今天,直播熱度持續高漲,各大網紅使出渾身解數,papi醬的直播廣告甚至炒到了上千萬。電商圍繞消費者打出的促銷越來越多樣化,直播已經成為了招攬顧客的新式。但是“電商+直播”真的是最有力的模式嗎?
正方觀點:精神洗腦帶來的高進店率是關鍵指標。
2016年可以說是直播年,直播作為一種新式武器對電商的推動作用正在顯現。這種電商和直播的結合,可以說是一種體驗教學,將很多環節呈現給消費者,一方面滿足其好奇心,另一方面又貼近消費者。然而,一些人會認為,這種行為是一種“精神洗腦”,其的作用就是能夠提升進店率。
另外,直播常常和網紅一起出現,商家利用網紅效應和光環等形式,程度的帶動了消費者,電商+直播模式未來無可限量。
反方觀點:引發虛假繁榮,轉化率底
這些人堅持,電商直播的實質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娛樂成分和傳播性來包裝的“街頭叫賣”,雖然引來了很多看熱鬧的人,但轉化率著實讓人尷尬。這種形式,和電視購物“只要998”沒有什么異樣。
結論:想要更深入的提高客戶轉化率就要跳出
我們不能否認的一點是,直播效應確實給市場帶來了生機,而高進店率、低轉化率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。小編認為,電商+直播的模式只是交易環節中的導流系統,要想形成購買力,還需要把導流和購買分開,合理利用直播。
關鍵字:電商+直播模式 進店率和轉化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