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obi
    滄州網站建設,滄州做網站,滄州網站優化,滄州網站排名優化_河北馳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    新聞資訊NEWS INFORMATION
    當前位置:返回首頁 > 企業動態 > 公司動態 >

    張小龍4小時演講精選:微信是生活方式的工具,要做用戶的老朋友

    2019-01-11 13:58:27

    馳業小編

    「演講」

    什么樣的產品才是好的產品?

    有時候我非常想問大家,什么樣的產品才是好的產品?讓用戶上癮還是什么樣的?

    對我自己來說,并不是很多人都理解我的產品理念。我當時,也看了很多蘋果、喬布斯的產品設計理念。他們來自十大設計理念,包括好的產品是有創意的、有用的、好的產品是優美的、是非常容易使用的、是含蓄的、是誠實的、是的、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、是環保的、是盡可能的少體驗它的設計。

    對于很多人來說,可能是變現、是流量。比如,微信能不能推動一些通知等。但很多人都不關心,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產品。

    這就是為什么微信是這樣的,有很多大家不理解的內容?為什么微信不搞活動設計?以前我也解釋了,微信并不是克制。

    我也觀察到,很多產品被誤導了,如何去獲取流量。因為,很多人也會在微信抱怨這一點。但微信堅持的是,如何做一個好的產品。以前在PC端的時候,我就在想,如何像微軟一樣做一個好的產品。在移動端的時候,我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。

    有一次,我問一個同事,PV的頁面,是谷歌的還是哪里頁面?其實在PC時代,的頁面是瀏覽器的404頁面。如果這樣,為何谷歌不再這個頁面放一個廣告呢?那么同理,為何微信不在啟動頁放一個廣告?其實大家可以想一下這樣的問題。

    微信8年了,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是多少?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,那它就是你的朋友。加一個廣告的話,你會發現你朋友的臉上有一個廣告。

    其實新的版本有很大的改動,每次改動都會有很多人不適應。其實,如果按用戶想的,我們就改不了了。所以,我們只能堅持好的產品的原則,要適應時代去變化。

    這一部分,我簡單的解釋了一下,好產品的標準,以及微信的一些古怪的理念。并不是說,我們有了很多的用戶才這樣,是一開始就這樣堅持的。

    微信的歷史,pony寫郵件是真的

    我回顧一下微信的歷史。以前我給pony寫郵件,這個是真實的。還有說我去寺廟,這個是不存在。有時我在想,如果那天我出去,可能就沒有微信了?,F在想的話,很多事情都是突然的。靈感來了,微信出現了。

    那時郵箱已經做到,已經沒有什么好突破了。當時郵箱里面,有一個閱讀空間。在這個空間里,其實嘗試了很多的想法。最早的時候,可以訂閱一些博客,可以看文章。但是閱讀空間的空間有限。

    當時,我們組了10個人,包括我、做安卓的、塞班的人,做出了微信。當時微信的用戶量特別的少,長達半年的時間都特別的少。對于一個新產品,讓用戶接受是不容易的。但我們堅持,一個產品沒有獲得自然的增長曲線,就不應該去推廣。如果用戶沒有自然推廣,我們自己去推廣,是沒有意義的。

    2.0的時候,我們看到微信的用戶開始增長,我們才開始推廣它。在當時,其實是挺害怕的,因為微信對運營商帶來了影響,代替短信。雖然當時,我們不太敢從通訊錄里面導入好友,所以只能從QQ去挑選好友。

    現在我們覺得,有兩件事非常對,一是讓用戶自己去挑選好友,二是沒有去過分的推廣產品。這樣的話,微信的起步是非常健康的。

    對于我自己來說,覺得非常的幸運,覺得可以和這樣的產品,從0到1,到今天有10億日活的用戶。

    在這樣的時間點上,我回顧一下微信的出發點,對各個的思考,為什么微信是這樣的?未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?

    微信的初心是什么?

    我從來沒有講初心這個詞。我把它拋出來,會用源動力來代替它。源動力,是內心很深的認知,是可以堅持很久,克服很多困難可以完成它。它也是,一個非常希望達成的目標。

    微信的源動力,可以總結為兩點。

    一是,微信作為一個工具,微信希望可以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產品。雖然我說了很多次的工具,但很多人還不是很理解。我對工具很熱愛,當時用代碼寫出foxmail。微信的起點,也是做一個很好用的工具。工具已經是一個很有挑戰,很難做的事情。

    現在很多人不這么想。這和我們的用戶相關,很多人習慣了糟糕的用戶體驗。因為很多已經習慣了,比如那些開屏廣告、誘導鏈接等等。當年的短信,其實也有很多的垃圾短信??膳碌氖?,很多人會認為這是正常的。

    當我們自己知道什么是好的,我們就會有底線,有取舍。所以,我們會堅持做一個好工具。

    什么是與時俱進的?微信有一個口號,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。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,我的直覺告訴我,這樣會讓用戶記住。微信是一個通訊工具,有很多的好友在這里,就會影響到他的生活方式。當時微信做了很多改變,這是潮流的突破,生活方式的突破。

    當時發布附近的人的時候,特別的恐懼。因為沒有產品有這個功能,同時也不知道會帶來哪些變化。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,微信在手機端,它必然也會貫穿到人們的生活中。我也很慶幸,當時提出這樣的標語。后來也發現,微信確實也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,比如支付、紅包。

    所以,微信就是一個生活工具。

    我先不說,個源動力是什么。

    微信公眾平臺,在微信出現年就發布了。當時就在想,微信可以做的事情。微信的出現,代替了短信。如果我們有一種方式,可以避免垃圾信息,可以讓信息的獲取,變得更有秩序。記得當時,我很興奮,還告訴了pony。他當時說,那么垃圾短信怎么辦?

    我們做公眾平臺,就是有這樣的出發點。如果不這樣做,就會像當年的短信,有很多的垃圾信息。一個平臺可以造福很多人,那么他才會更有生命力。

    當時我們舉了很多的案例,當時說到一個盲人按摩師,如何讓顧客找到他,獲得很好的服務。按摩師,不在依據地段,而是他按摩的水平。所以,就有了“再小的個體,都有自己的”,這樣的標語。

    我們平臺的目的,就是讓創造價值的人,體現出他們的價值。后面我們做的小程序、小游戲,這是基于這樣的目的。

    所以,在今年前兩個月。有個朋友發朋友圈,說現在的按摩師都通過小程序工具了??吹竭@個案例,我非常開心。這就是我們當初所設想的。

    如果大家理解我們的出發點,就會的理解今天公開課提到的各種舉措。

    目前,市面上很多產品的理念,讓我不理解,大家都在爭奪用戶的使用時長。因為用戶的時間有限。而且互聯網產品,就是為了提。

    微信沒有已發送、已閱讀這樣的功能。這是因為,當初我們在想,什么樣才是最,那就是發了以后不再去看。如果再看是否發送、閱讀,那意味著又浪費了時間。最的,就是給用戶有價值的信息。即便是電視劇,我們很多同事都是倍速看完的。

    我們不會因為用戶的停留時間,去衡量一個產品的價值。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,不是說除了吃喝拉撒之外,都去使用某個產品。我么更關心的是,用戶找一個信息,可以用盡可能短的時間來完成。比如,有的時候,想不起某個人。我們更愿意去加強聯想到相關人的能力。

    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,不構成對微信的威脅

    接下來,我要說一下小程序。

   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,我們感到很開心,并不擔心競爭,也不擔心會對我們構成威脅。因為每個公司的團隊、性格不同,的是,做這件事的源動力是什么。如果只是為了流量,那我不看好。

    我們的小程序,是圍繞創造價值來做。我們是去中心化的,如果我們壟斷了頭部的小程序,那么這個生態就沒有了。哪怕是騰訊投資的公司,也要遵循這樣的規則。之前,確實有一個公司說要做小游戲,但是怕我們滅掉他們。但是我們并不會因此,而這樣做。

    我們對投資的公司,以及其他公司,都是一視同仁的。

    現在,簡單回顧一下小程序的發展,已經三年了。其實當時我們還沒想好,就把它發布出來了。這不是微信的風格。這樣做,就是給自己壓力,推動我們把這件事做好。有一年,我說要推出小程序服務。當時我們就在討論,小程序會有哪幾種死法。沒有討論,小程序多么美好。

    為什么我們覺得會做好小程序?之前已經說了很多次,App下載、網頁體驗也不好,小程序的體驗是的。其實,公眾號的體驗要好于網頁,因為我們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的設計。從用戶側來看,這樣的體驗會。

    對于小程序,我們的決心特別大。因為它不也是一個C端產品,很快的去試驗。而且我們確實有很大的耐心,過去三年里一直在努力做好這件事。我們希望小程序是有價值的,用戶然后來使用。

    即便今天,也不能說小程序已經做得很好。但是,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很好的案例。因為它還不完善,所以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。

    在線上,應該通過搜索、社交的方式獲得小程序;在線下,應該是二維碼。目前,搜索做的還不是很好。我們希望通過小程序頁面的方式,把很多信息直接呈現給用戶。雖然還沒有做好,但是內部已經已經取得的成果。

    另外,我們要完善小程序的評價體系。有好友使用過的評價。

    第三點,是小程序找回的情況。剛才用戶吐槽,小程序能不能有推薦。雖然皆有可能,但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做。當所有小程序都開始發通知,那么體驗是不好的,會像當年的垃圾短信??赡艿那闆r是,你每天會收到幾百條的通知,好的小程序會被淹沒。這不是好的辦法。

    我們希望,可以在用戶接受的情況下,給用戶發通知過去。雖然我們有下拉、星標的入口,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優化的空間。用戶確實存在,想用但是找不到小程序的情況。

    微信7.0有一個強提醒,很多人可能沒有用,覺得是個人之間的。其實不是這樣的,我們做這個,其實是面向線下的。比如,我掃一個二維碼,會收到提醒。強提醒的本意,是面向線下解決問題。

    小程序和個人之間的連接,我覺得還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,后面會加強去做。

    小游戲很賺錢,但還不是很滿意

    接下來,會說一下小游戲。

    從商業的角度說,現在小游戲已經做的非常好。但是,我個人不是很滿意。因為這里面的游戲,還不是那么多。

    回歸到原點,小游戲的目標是什么?其實,公司并沒有給我們收入的壓力。那么,我們為什么做小游戲?小游戲會走向哪里?

    在內部,我說道,小游戲是關于創意的平臺。什么是創意?我們對小游戲的理解,和外界的理解有差異。外界,很多游戲套上小程序,就成為小游戲。其實,并不是這樣的。小游戲,不是《天天好》。

    小游戲是一個載體,它可以承載各種創意。有的用戶,寫小說已經承載不了他的創意,可以來使用小程序。比如,一個小學生,也可以一個小程序,提供給他的同學玩。

    所以,我和我們的團隊說,不希望只看到收入增長了多少,而是又多了多少創意,有多少是沒有做過游戲的人。因為做游戲的人,他的很多想法已經被限制。

    當我們的平臺,充滿創意的時候,它才會變得很有價值,用戶的使用才會變多。

    當然,做到這樣的目標,還是很難的。

    這是關于小游戲,我們從平臺角度的思考。我希望,未來看到的小游戲,是耳目一新的,或是一種技術體驗。

    公眾號閱讀量下降,是因為內容不夠有吸引力

    下一個點,是關于公眾號的。

    很多人都很關心公眾號,因為大家在通過它創業。

    有的人認為,公眾號的紅利已經消失了。其實,我想說,公眾平臺并不是為大家準備的。但是,我們還是想服務好大家。包括,看一看里面有一個好看。

    回顧公眾號的發展,很多人確實利用這樣的入口,獲得很多粉絲。最早的公開課分享過數據,閱讀量70、80%來自朋友圈。我覺得非常好,因為20%的人在挑選信息,有80%的人在看。

    現在分享數據下降,可能是內容來源多元,質量下降等等。

    我們內部也分析過,并不是改版,改版是為了提問題。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,這些內容對用戶有沒有吸引力。我們認為,在內容的吸引力方面,需要去改變,而不是不停的改版。

    博客時代,好的博主寫的文章,閱讀量一些?,F在的公眾號,好像還沒有當年的博主多。所以,我們應該鼓勵讓的人生產內容。

    最近,我們打擊洗稿的行為,也是為了保護內容。

    所以,關于鼓勵生產內容,這是微信面向的一個很大的問題。比如視頻化內容的生產。

    去年,我們發布了App。之所以延遲,當時就是希望,很多人可以加入進來,去生產內容。但是沒有做好。

    另一個是社交傳播。微信的早期,通過分享的是大多數。這是很好的比例分配。下面,我會說社交傳播和社交閱讀。

    溝通就是把人設強加給別人的過程

    下面一個點,是我沒有說過的。

    微信最技術的東西,我們沒有聊過。微信是一個社交工具。大家會對社交,都有自己的理解。

   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?這也沒有標準答案。我的想象是,很久很久以前,一個一個個體是沒有社交的,后來群體產生了社交。人在一個群體,的愿望是不要被排斥。那么,他應該說什么?要說一些有價值,甚至有點夸張的內容。比如,有的人會發一些夸張的旅游照片。

    以前我在知乎里面,琢磨過一個問題,溝通的本質是什么?這也沒有標準答案,但我找出了一個答案,就是把人設強加給別人的過程。其實,你認為的人設,和別人理解的你的人設,是不同的。這方便于我理解社交的想象。

    如果這樣去引導,其實發朋友圈,就是在把自己的人設發送到別人那里。其實,你在推廣你的人設,你會挑選后發布。

    很多人還會問一個問題,朋友圈為什么只能發照片,不能發文字。因為你要推廣人設,圖片更利于去傳播,而文字的難度很大。當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,我就不會在社交平臺上發消息。

    這也會帶來的影響。比如你發很多次旅游的內容,人們會覺得一年大部分時間在旅游。但是這些內容,并不能反映你的真實情況,有的時候會過頭。

    我們在朋友圈看到的,其實是別人的狀態。但是,我們并沒有一個工具,記錄每個人的狀態。

    所以,我們發布了時刻視頻,后來我們改成了時刻動態。

    微信里面,有很多掃一掃這樣的很好的名字。但是形容時刻視頻的時候,想了很多。

    關于朋友圈,我可以多描繪一下。很多人可能看到,大家都在逃離朋友圈。其實真實情況并不是這樣,這是一個小圈子的情況。

    朋友圈發布有6、7年了。每天進入朋友圈的人數,一直在增長,到現在是7.5億人,每天是100億次。

    有的人會通過點贊評論,來完成社交。即使你不發朋友圈,但是你會去看。所以,每天會有這么多人去看朋友圈。

    即使環境變化了,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的看朋友圈,在座的產品經理可以思考一下。

    其實,社交需求沒有大的變化。線下是什么樣的,線上就會有同樣的狀況。朋友圈本質是開創了一種新的社交場景,不只是時間流。它是一個廣場,這樣的話你每天會從廣場走過,會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廣場不同的地方。你可以去參與,或者不參與。當你走完廣場,看到他在做什么,也跟他們打了招呼。

    在朋友圈里,只能看到共同好友。兩兩之間的三個人的關系的互動,并不是一對一。大家逃離,是因為個人的行為是公開的。你在廣場大喊一聲,大家都能聽到,慢慢會給你帶來壓力。

    我們也在想,當朋友圈的社交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,這就需要更放松的場景。一個人自己說話的時候,是沒有壓力的,但是這樣不會回饋。因為這個原因,有人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。

    為什么這樣設置?

    作為產品設置里面的開關,用的人很少,但這個開關是用的的,有1億人使用了三天可見這個開關。對于產品來說,這也是合理的。打個比方,如果重新做朋友圈,既可以設為私密,也可以放到相冊里。這本來是兩個功能,但當初放在了一起。這樣說,其實朋友圈和相冊是兩個概念,只是不小心混在了一起。

    未來幾年,朋友圈還是最的社交平臺。但是,很多人可能還是需要更輕松的方式。

    引申出來的一個問題是,時刻動態。這并不意味著,微信要大力做視頻。因為視頻是一種技術,而微信是社交。其實,微信聊天里、朋友圈里的視頻一直都很大。

    這樣,是為了彌補朋友圈的弊端。即便沒有視頻,我們也會想到一種新的社交方式。

    接著回到朋友圈這里。我覺得Twitter是一個很偉大的產品,影響了后來很多產品的形態,比如微博。我記得在微博的時候,騰訊也做過微博。寫微博的時候,會有一個提示,你在做什么,你在想什么。

    在移動端,就會有搖一搖,因為你搖不懂電腦。我之前說過,人是環境的反應器。當年坐在電腦前,電腦就是你的環境。當你拿到手機,你記錄的是真實的情況。你正在做的,而不是想象的。

    微信的視頻,是希望記錄下用戶與真實環境的互動。在PC時代,這是做不到的。記錄真實世界,這是一個理想,但這不現實。我們的手機里,其實并沒有有那么多視頻。

    記錄和拍攝,其實并不是需求。當你去社交的時候,拍攝視頻才變得有意義。微信是有這樣的能力的,但微信不會去記錄視頻,也不會做一個視頻相冊。

    我們要做的是,讓一個人去記錄在經歷的事情,而且他的好友能看到,但這與朋友圈又不同?,F在是1.0,但是我們有耐心,去培養用戶的習慣。

    前幾天一個朋友問我,為什么視頻保留一天就消失了。他理解錯了,這不是記錄,是朋友圈的反面。時刻動態,是真實情況的反映。所以,發布視頻的地方,顯示的是“就這樣”這樣的字眼。

    我不可能跟每個用戶這樣說。但我們希望,用戶可以在自由的情況下,有足夠的動力下,去做這件事情。在座的很多人,也沒有動力。但我們可以讓大家有動力,比如發紅包。

    后續我們持續的升級。時刻動態是朋友圈的反面,而朋友圈已經是一種傳統的社交。

    這是需要耐心,去慢慢推進的。我們為什么有耐心,因為我們確實覺得,雖然現在用戶沒有那么多的需求,但是未來視頻交流會代替圖片,因為它包含的信息。

    我前幾天,給一個朋友點贊了時刻視頻。對方發了朋友圈。我想說的是,我是因為內容的真實去點贊,而不是那些被美化的內容。

    其實,視頻也可以讓朋友之外的人看到,這是另一個產品要做的,在這里就不多說了。

    社交推薦,是做大眾閱讀產品的嘗試

    下一個主題,想講一下對于閱讀的思考。

    微信做一件事情,總會被別人解讀為想與誰PK。做視頻,也不是因為別人的競爭。做公眾號,就是為了用戶可以看到的內容。

    做一個大眾的閱讀產品,是非常困難的。因為人的本性,是不愿意學習的。當時,我們在郵箱里做閱讀,自己用的很好,但是還是很小眾的人用它。

    微信一開始,就可以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。我說的二八定律,就是符合這樣的規律的,一部分人挑選內容,大部分人去看。說回來,朋友圈還是推廣人設的地方,而不是閱讀的地方。即便分享,也是符合自己人設的文章。

    這幾年,來自朋友圈的分享越來越少。當朋友越來越多的時候,朋友發的圖片的優先級是高于文章的。而且閱讀文章,需要一個固定的時間。就像我們的訂閱號這樣的盒子,它有紅點但大部分時間是無用的。所以對于閱讀來說,是需要一個固定的時間的。

    在朋友圈之外,我們需要開辟一個閱讀的地方,這就是看一看。

    目前看一看里有兩個板塊,好看和推薦。這是兩個方向,一個是社交,一個是機器推薦。機器推薦其實遇到了瓶頸,那么只能嘗試社交推薦這條路。

    這是一條什么路?這幾年,我讀的書,大部分都是朋友推薦的,因為朋友背書了。同樣,因為我相信朋友,所以看了他們推薦的電影。所以,我對推薦的認知是,越來越成為幫助決策的因素。社交推薦有意思的地方是,是可以內部不斷循環的系統。比如,機器推薦如果走偏了,會一直走這個方向,這時候很難回來。而社交關系可以幫助糾偏,是一個更平衡的系統。

    當我想到,要做一個大眾化的閱讀產品的時候。我就想到了社交推薦。這不只是閱讀,而是社交的延續,人們會因為社交去閱讀。人們會關心社交體系里的內容。

    目前的進展,也符合我們的預期,但我們還是很保守,因為這是一個不斷卷入用戶的過程。

    這里也有很多障礙,需要我們去跨越。比如,為了人設,用戶推薦相同的內容。但這一點,我們也不是特別擔心。因為人的社交關系是復雜的,用戶會看到不同圈層、不同位置的朋友圈的內容。因為是好友、熟悉的人看的內容,我們會看興趣之外的內容,也許會打開一些興趣窗口。

    朋友圈是因為個人為主體去轉發的,而看一看里是圍繞文章的。

    好看目前是代版本,雖然有一點粗糙,但我們會不斷的迭代和優化。

    不要標簽化信息流,AI也是為產品服務的

    下一個點,是關于信息流的。

    上一次說完信息流后,產生了很多的誤會。

    我不喜歡業界,把很多東西都貼上標簽。比如往下滑內容,就是信息流。我不喜歡這樣的標簽化認知,這樣說的話,朋友圈也是信息流。

    我不想用標簽去定義。做視頻,是為了用戶去展示自我。如果不是視頻,我們也會尋找其他載體。

    我說一下AI。

    微信里面有一個AI配樂,很多人認為是和用戶本人拍的內容很吻合。其實,除了真實的匹配外,的是意象層面的。

    我們并不會跟風去做AI,而是要落地到實際的場景的。其實我們內部還在做另一個AI功能,我還是不說了。

    我們認為,好的技術是為產品服務的,技術應該默默躲在背后。當AI被用到產品里面的時候,就應該思考它為我們帶來了什么。通過學習,AI醫生可能會代替人類醫生。但是AI醫生可能會下錯指令,開出錯誤的。

    傳統的工具,是人來駕馭的。蘋果是怎么定義工具的?喬布斯解釋電腦這種工具,這類似于自行車,是人的能力的拓展。AI也是一種工具。像AI醫生可以推薦你吃什么藥,怎么做可以。這種工具,超出了傳統范圍,甚至開始駕馭人。對于一個可以駕馭人的工具,我們有很多的擔憂。

    我們的目標不是獲得點擊嗎?我們為什么要思考產品之外的問題?

    很多人說到用戶,似乎很遙遠、很陌生。其實,我們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。

    ,我想對之前的一個段子進行澄清,是關于善良的。我不希望它變成段子被傳播。任何一句話,其實都是有背景的。我當時對員工說,我們對用戶應該是善良的,而不是套路用戶。這不是道德意義上的善良,而是對用戶的一種態度。能進我們公司的員工,已經足夠聰明了,他們缺少的不是聰明,而是一種態度。

    微信未來的小變化

    這里要提到幾個點,是大家不知道的點,關于紅包。

    個小變化,春節期間,我們會在企業微信上上線一個功能,是一個紅包皮。

    個小變化,紅包還是有提升的空間。紅包現在變成了赤裸裸的,添加情感化的元素,比如可以添加表情。我們其實做了一個很好的功能,就是親屬卡。當我們在消費的時候,都感覺在盡一份孝心。

    微信里的卡包是做的不好的。本來我們想承載很多卡的功能,但是做的不夠好。目前我們還是想做的嘗試。

    企業微信,如果是企業內部的一個溝通工具,那它的范圍是很少的。這里想說的是,企業微信正在嘗試新的方向,人就是服務。比如,微信里面加了很多快遞員,下次還是不知道聯系誰;又比如微商,微商之所以存在,是因為交易獲得了社交關系的背書。這讓企業微信聯想到,可以把人當成一種資源、一種服務,提供出去。

    找到用戶,這是微信有10億用戶這個關口,需要去做的。去年我說過,微信要探索線下精彩生活。未來也會有類似的探索。

    在下一階段,微信的是去嘗試,與微信有關聯的服務。因為微信能夠承載的內容,是有限的。

    很多人會問,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?今天是圍繞微信的出發點,來解釋微信在做什么。這樣也是的為了應對接下來的8年。這不是來自競爭對手,而是為了應對時代的變化,滿足用戶變化的需求。

    我們還是圍繞創造價值去做,所以再怎么做你不會走偏。微信做了做么,是有成就感的。很多人問,微信有什么不同?其實,微信團隊成立這么長時間,從來沒有設定KPI,像小程序沒法設定KPI。我們做一件事,的是思考能帶來什么價值。

    做每一件事,都思考背后的意義,這是支撐團隊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事情。

    微信的夢想是什么?雖然它是工具,但我們希望他是用戶的朋友。從平臺出發,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創造價值的地方。面對未來,我們很少會覺得,威脅來自競爭對手,的可能在于我們自己。比如,我們有沒有不斷的突破。

    以前都是將具體的業務,但今天我是作為產品經理,在和大家交流。我希望,我堅持的價值,可以提現到產品里,做產品的價值觀。內部團隊說我獨裁,其實我也認可。因為只有這樣的堅持,才能產品堅持該堅持的理念。

    在這里感謝團隊,以及最近離職的人,感謝大家一起努力,讓微信走到了今天。

    ,我想到了電影里的一句話,萬物之中希望至美。

    今天的演講就到這里。

      END ——



    冀公網安備 13090302000496號

   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|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|青青小草av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|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